2016年11月7日召开的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决定,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教授获2016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以表彰他对促进我国血液学进步和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年龄在55岁以下,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每年评出2-4名获奖者。通过增设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鼓励广大中青年医药工作者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努力攀登医药科技高峰,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黄晓军,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病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是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黄晓军在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的治疗、诊断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开创性工作,他发展完善了国际原创的单倍体移植体系,突破免疫屏障,使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白血病最佳治愈方法不再限于“配型相合”,“父母供子女,子女供父母”等“单倍体移植”模式取得与全合移植相同疗效。此体系的发展与应用成功解决了“供者匮乏”这一困扰全世界的关键临床问题,迎来了“人人都有移植供者”新时代;他创新性开展移植合并症防治攻坚战,建立起以分层乃至个体化治疗为特色的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新型防治体系,临床上实现了抗白血病效应和移植物抗宿主作用分离,提高了患者生存;他率先实现白血病分层与靶向治疗,国际上首次证实口服砷剂可替代静脉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此基础上证实非高危APL患者口服砷剂联合维甲酸即可获长期生存,首次实现了不输液、不化疗治愈白血病可行性;还发现APL砷剂耐药时新的“突变热点区”。
黄晓军教授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 J Med,2篇)、临床肿瘤学(J Clin Oncol,1篇)、血液学(Blood,6篇)、白血病(Leukemia,5篇)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190篇,主编专著20部。他同时担任亚太血液联盟(APHCON)主席、亚太细胞治疗学会(ACTO)候任主席、第九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曾任第一/二届会长)、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兼任Blood、Blood Reviews、Bone Marrow Transplant 编委,Annals of Hematology、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主编等,牵头制定多项中国及亚太血液病治疗指南/标准并推广普及,主持我国高水平多中心临床研究,领导建设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数据库、慢性髓性白血病联盟,促进我国血液病诊治的规范化及人才建设。
(人民医院 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