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制度建设
  • 医院管理
    • 医疗服务
    • 护理管理
    • 药事管理
    • 手术室管理
    • 医院评审
    • 质量安全
    • 诊疗技术
    • 医院感染
    • 教育培训
    • 医疗文书
    • 统计信息
    • 综合管理
    • 临床路径
    • 重点学科
  • 政策法规
  • 北大校医院
  • 医学部医院
  • 协会工作
北京大学| 北大医学部
  • 机构设置
  • 制度建设
  • 医院管理
    医疗服务
    护理管理
    药事管理
    手术室管理
    医院评审
    质量安全
    诊疗技术
    医院感染
    教育培训
    医疗文书
    统计信息
    综合管理
    临床路径
    重点学科
  • 政策法规
  • 北大校医院
  • 医学部医院
  • 协会工作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关于使用出生、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0-1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10-10-21   09:07:34

 

卫统发(1992)第1号

   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和统计分析工作是研究人口出生、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和进行人口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它是制定社会经济以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及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医学、人口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近年来,虽然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理顺工作关系,保证登记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登记工作质量,现就使用《出生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1993年1月1日起,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出生医学证明书》,作为婴儿出生的医学证明。所有已经开展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登记报告的市、县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作为人口死亡的医学证明。

   二、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已有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登记报告点的省、自治区可逐步扩大登记报告点的范围。没有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登记报告点的省、自治区,应进行试点并加紧建立。

   三、 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有关部门做如下分工:

   1、卫生部门负责统一印发《出生医学证明书》和《死亡医学证明书》。医疗卫生单位和基层卫生组织对于每一个活产或死者必须准确、完整、及时地填写《出生医学证明书》或《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完成有关个案调查工作。

   2、出生婴儿或死者的家属必须持卫生部门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书》或《死亡医学证明书》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或注销户口手续;户口登记机关必须凭卫生部门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书》或《死亡医学证明书》办理出生登记或注销户口手续,保存《出生医学证明书》和《死亡医学证明书》。

   3、殡葬管理部门应凭盖有户口登记机关公章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第四联《居民死亡殡葬证》办理殡葬手续。

   4、卫生部门指定统计人员定期到户口登记机关收集《出生医学证明书》和《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有关的人口数据。经整理、统计后向卫生行政部门填报《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

   卫生、公安、民政部门应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本部门所承担的工作。
 
   附件1.doc: 关于使用《出生医学证明书》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有关说明
    附件2.doc: 居民死因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书)


  • 电话:82801261
    Email:ywch@bjmu.edu.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 相关链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北京大学滨海医院
    北京大学校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北京劳动保障网
    世界卫生组织